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非经济学者

2024-05-12

1.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非经济学者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非经济学者有:
 约翰·纳什(John Nash):他非经济学者。他是博弈论的创始人。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由于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丹尼尔·卡内曼 (Daniel Kahneman):他非经济学者。主要研究心理学与数学。Daniel Kahneman是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伯特·西蒙 (Herbert A.Simon):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的博士学位是政治学。他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哲学等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非经济学者

2. 诺贝尔经济学奖到先在为止有哪些人得到了

获奖者[编辑] 1969年—1979年年份 得主 国家 得奖原因 
1969年  朗纳·弗里施  挪威 他们建立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过程,前者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后者是全综合性宏观经济模型的首创者。 
 扬·廷贝亨  荷兰 
1970年  保罗·萨缪尔森  美国 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 
1971年  西蒙·库兹涅茨  美国 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2年  约翰·希克斯  英国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1]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  美国 
1973年  华西里·列昂惕夫  美国 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2] 
1974年  贡纳尔·默达尔  瑞典 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3]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英国
 澳大利亚 
1975年  列昂尼德·坎托罗维奇  苏联 前者在1939年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他们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4] 
 特亚林·科普曼斯  美国 
1976年  米尔顿·弗里德曼  美国 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5] 
1977年  贝蒂尔·奥林  瑞典 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6]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  英国 
1978年  赫伯特·西蒙  美国 对于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研究,这一有关决策程序的基本理论被公认为关于公司企业实际决策的创见解[7] 
1979年  西奥多·舒尔茨  美国 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8] 
 威廉·阿瑟·刘易斯  圣卢西亚 

[编辑] 1980年—1989年年份 得主 国家 得奖原因 
1980年  劳伦斯·罗·克莱因  美国 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9] 
1981年  詹姆士·托宾  美国 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10] 
1982年  乔治·斯蒂格勒  美国 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11] 
1983年  罗拉尔·德布鲁  法国 概括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12] 
1984年  理查德·约翰·斯通  英国 国民经济统计之父,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证分析的基础[13] 
1985年  弗兰科·莫迪利安尼  意大利 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4] 
1986年  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  美国 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5] 
1987年  罗伯特·索洛  美国 对增长理论做出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16] 
1988年  莫里斯·阿莱斯  法国 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17] 
1989年  特里夫·哈维默  挪威 建立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18] 

[编辑] 1990年—1999年年份 得主 国家 得奖原因 
1990年  哈里·马科维茨  美国 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 
 默顿·米勒  美国 
 威廉·夏普  美国 
1991年  罗纳德·科斯  英国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20] 
1992年  盖瑞·贝克  美国 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扩展到对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场经济行为[21] 
1993年  罗伯特·福格尔  美国 前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后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22] 
 道格拉斯·诺斯  美国 
1994年  约翰·海萨尼  美国 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3] 
 约翰·福布斯·纳什  美国 
 莱因哈德·泽尔腾  德国 
1995年  小罗伯特·卢卡斯  美国 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96年  莫理斯  英国 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 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威廉·维克瑞  美国 
1997年  罗伯特·默顿  美国 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26],然而得奖次年其以得奖理论经营的长期资产管理基金(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亦因其公式失效而破产告终[27]。 
 迈伦·斯科尔斯  加拿大
 美国 
1998年  阿马蒂亚·森  印度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28] 
1999年  罗伯特·门德尔  加拿大 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

 2000年—2009年年份 获奖者 获奖原因 
2000年 詹姆斯·赫克曼( 美国)
丹尼尔·麦克法登( 美国) 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于个体和家庭行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2001年 乔治·阿克洛夫( 美国)
迈克尔·斯彭斯( 美国)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美国) 为不对称信息市场的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石他们的理论迅速得到了应用,从传统的农业市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他们的贡献来自于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部分 
2002年 丹尼尔·卡内曼( 美国) 把心理学分析法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 
弗农·史密斯( 美国) 开创了一系列实验法,为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准 
2003年 克莱夫·格兰杰( 英国)
罗伯特·恩格尔( 美国) 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易变性”和“共同趋势”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数列,从而给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2004年 芬恩·基德兰德( 挪威)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美国) 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素 
2005年 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 美国)
罗伯特·约翰·奥曼( 以色列) 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2006年 埃德蒙·费尔普斯( 美国) 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2007年 里奥尼德·赫维克兹( 美国)
埃克里·马斯金( 美国)
罗杰·梅尔森( 美国) 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本 
2008年 保罗·克鲁格曼( 美国) 对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 
2009年 埃莉诺·奥斯特姆( 美国)
奥利弗·E.威廉姆斯( 美国) 经济治理,尤其是对普通民众作出的贡献和经济治理分析,尤其是企业边际领域方面的贡献。

 2010年—2019年年份 获奖者 获奖原因 
2010年 彼得·戴蒙德( 美国)
戴尔·莫滕森( 美国)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塞浦路斯/ 英国) 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 
2011年 托马斯·萨金特( 美国)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美国) 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3. 诺贝尔经济学奖怎样产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瑞典国家银行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而设立的奖项,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经济学奖并非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但在评选步骤、授奖仪式方面与诺贝尔奖相似。
1968年起,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颁奖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扬·廷贝亨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2018年10月8日,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诺贝尔经济学奖, 以表彰二人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

扩展资料:
经济学奖被质疑的常见论据是,经济学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数学一样严谨。
经济学奖的颁发,也常被质疑违背了诺贝尔遗嘱中“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要求。因为,经济学家的贡献不见得名实相符,而获奖最多的新古典主义学派,也不存在“处理金融灾难的知识系统”。
早在2001年,诺贝尔家族成员就已经在《瑞典日报》上发表公开信,批评诺贝尔经济学奖,认为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降低了诺贝尔奖的格调。
诺贝尔家族成员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甚至毫不客气地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只不过是一些经济学家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采取的“公关策略”。但是,由于瑞典银行财大气粗,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都能吸引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趋之若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怎样产生

4. 经济学为什么会成为诺贝尔奖之一?

诺贝尔生活的年代,经济学并没有如今天这样繁盛。所以,初始诺贝尔奖的五大类中并没有经济学奖。之后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之所以,增设经济学奖项,归根结底原因在于经济学研究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学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现在我们评价一个国家,不可能不对其经济实力进行评价。而小到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大到一个国家的总体实力,经济学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结构的每一个阶层之中。恰恰是因为经济学学科的重要性,瑞典银行决定增加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

5. 诺贝尔经济学奖怎样产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瑞典国家银行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而设立的奖项,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经济学奖并非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但在评选步骤、授奖仪式方面与诺贝尔奖相似。
1968年起,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颁奖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扬·廷贝亨共同获得,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人均获得过此奖。
2018年10月8日,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诺贝尔经济学奖, 以表彰二人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

扩展资料:
经济学奖被质疑的常见论据是,经济学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和数学一样严谨。
经济学奖的颁发,也常被质疑违背了诺贝尔遗嘱中“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要求。因为,经济学家的贡献不见得名实相符,而获奖最多的新古典主义学派,也不存在“处理金融灾难的知识系统”。
早在2001年,诺贝尔家族成员就已经在《瑞典日报》上发表公开信,批评诺贝尔经济学奖,认为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降低了诺贝尔奖的格调。
诺贝尔家族成员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甚至毫不客气地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只不过是一些经济学家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采取的“公关策略”。但是,由于瑞典银行财大气粗,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每年都能吸引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趋之若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怎样产生

6.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什么呢?


7. 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


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

8. 诺贝尔经济学奖知多少:并非诺贝尔本人设立

您好,您这里的“经济学诺贝尔奖”的真正名字是:“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SverigesRiksbank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从这个长得要命的名字里可以发现,这个奖是瑞典国家银行为了纪念诺贝尔而设立的。可能由于官方名字实在太长,这个奖经常被简称为“瑞典银行经济学奖”、“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真正的五个诺贝尔奖从1901年就开始颁发了。而这所谓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从1969年才进行首次颁奖。不过,尽管不是诺贝尔亲自设立的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提名流程、评选标准以及颁奖仪式倒是和真正的诺贝尔奖相仿。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及诺贝尔化学奖一样,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因此,这项经济学奖成为唯一与诺贝尔基金会有关的“非诺贝尔奖”奖项。时至此,该回答您的获得依据是什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往往并不急于对新兴的学术理论体系授奖,它关注的是整个经济领域,横向的以及纵向的,而不是关注某一个特定的问题或某一个特定时期的经济时间。有的获奖项目甚至是20多年前、30年前的研究成果,所以需要一个很长的积累过程。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但也有人指出,诺贝尔奖特别是和平奖在评选过程中有时仍受政治等因素影响。希望帮到您,谢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