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2024-05-12

1. 1.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会计利润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并经计算取得的,主要体现了公允客观的原则,目的在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税法体现的是公平税赋的原则,目的在于保证国家税收的稳定性、征收的有效性和税赋的公平性。二者必然要产生一定的差异。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因在服务的目标、确定的程序、确认的原则和计量属性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当期确定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不同。

1.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2. 1.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会计利润也存在着缺陷。由于会计利润在其计算过程运用了大量的估计和判断,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就需要根据有关资料估计和判断其使用年限;再如应收账款的坏账费用,也需要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作出估计和判断等,这使得计算出的会计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估计和判断的结果。
又由于会计利润在其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会计准则均允许的会计方法,如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也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等,这使得计算出的会计利润更带有人为的色彩。
对于会计利润的上述缺陷,一般认为可以通过完善会计准则等办法加以克服。

扩展资料:
会计利润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收益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确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和费用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与收入配比的原则。
为了使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和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企业可以在遵循一致性及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自由选择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为收减去费用成本后的差额。

3. 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法律分析:一、收入总额构成内容的差异。二、费用项目扣除范围的差异。三、费用项目扣除标准的差异。四、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规定的差异。五、无形资产摊销规定的差异。六、发出或领用存赁成本计价方法的差异。七、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的差异。八、借款费用处理的差异。九、坏账准备规定的差异。十、亏损弥补事项规定的差异。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衍生问题: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4. 1.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会计利润也存在着缺陷。由于会计利润在其计算过程运用了大量的估计和判断,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就需要根据有关资料估计和判断其使用年限;再如应收账款的坏账费用,也需要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作出估计和判断等,这使得计算出的会计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估计和判断的结果。
又由于会计利润在其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会计准则均允许的会计方法,如存货的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也可以采用后进先出法;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法等,这使得计算出的会计利润更带有人为的色彩。
对于会计利润的上述缺陷,一般认为可以通过完善会计准则等办法加以克服。

扩展资料:
会计利润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其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收益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确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对成本和费用的确认是严格遵循与收入配比的原则。
为了使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反映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和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果,企业可以在遵循一致性及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自由选择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为收减去费用成本后的差额。

5. 急求: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为什么出现差异,这种差异能否消除

1.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算出来的当期经营成果
应纳税所得额是根据税法的规定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所得税的计税所得额,两者必定会出现差异,差异又分为永久性和暂时性的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无法消除的,比如福利费支出按工资总额的14%扣除,超出的不得扣除
暂时性的是可以以后纳税年度转回,暂时性差异又分为可抵扣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比如开办费摊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提资产减值等
2.根据新准则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合并
同一控制下合并:投资方按被投资方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属于权益法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投资方按购买的成本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与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差额,正差为商誉,负差作为收益.
以上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有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比如企业合并分为同一和非同一,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不得随意转回等

急求: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为什么出现差异,这种差异能否消除

6.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包括哪些

税法规定: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要计算处置时(2004年底)的差异,先要计算处置前的差异及核算方法(题目中没考虑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1、处置前,无形资产账面余额=120-(120/6)*2-55-6.25=18.75w
计税基础=120-(120/6)*3=60w
(如果要考虑所得税,这里不考虑就不要这条)应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60-18.75)*所得税率。
2、处置时,会计利润=171.25w(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00
累计摊销46.25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5
贷:无形资产120
应交税费10
营业外收入171.25
应纳税所得额=200-10-60=130w
3、两者差171.25-130=41.25w

7.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包括哪些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收入确认的原则不同。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向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因此,会计核算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注重收入实质性的实现,而不仅仅是收入法律上的实现。
税法的目的是对纳税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进行测定,从而对此课征一定量的税收,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因此,税款的征收要遵循法律性原则和确保收入的原则,注重界定和准确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
2、收入确认的条件差异。会计制度规定,收入确定的基本条件包括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和收入计量的可靠性。而税法应税收入确定的基本条件则根据经济交易完成的法律要件是否具备,是否取得交换价值,强调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据。
3、会计收入与分税种的应税收入不同。会计制度为便于不同行业会计信息的比较,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划分会计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而各个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与会计收入不对称,不同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会涉及不同税种的应税收入,如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时,按会计分类确认并计量会计收入,纳税时,按照各税种的应税收入的规定计税。

4、收入确认范围的不同。会计制度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提出了明确的确认标准。税法规定,企业应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取价款或者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可见,税法确认的收入范围要大于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范围。税法确认的应税收入不仅包括会计收入,还包括会计上不做收入的价外费用及视同销售。
5、收入确认时间的不同。会计制度规定只要符合会计上的确认收入的条件,当期就要确认收入。税法上一般在纳税申报表中反映确认应税收入,对应税收入的时间区分不同的税种做出不同的规定,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都分别规定了应税收入的确认时间。同时在同一税种下,应税收入的确认还要区分不同的交易性质。
6、收入确认选择方式的不同。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选择自身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允许会计人员对收入的确认做出职业上的判断。但税法在确认收入时,要求纳税人必须严格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会计处理方法与国家有关税收规定有抵触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同时,税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的差异分析包括哪些

8. 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一)计算口径不同。即企业按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利润所确定的收支口径、包括的收支内容不同。如企业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在计算应税利润时,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从会计的角度来看,各项税收滞纳金、罚金是企业发生的费用支出,应在计算会计利润时予以扣除。因此,两者之间在计算利润时就产生了差异。
(二)计算时期不同。即企业某些收入、费用虽然在计算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时计算口径一致,但由于两者确认的时间不同而产生差异。如:假定某项固定资产,企业经主管部门同意,自定折旧年限为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提取20%的折旧;而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提取10%的折旧。这样,从一个会计年度来看,由于两者所采用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不同,使计入费用项目的折旧与计算应纳所得时允许扣除的折旧费之间就会产生差异,从而使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产生差异。